岩棉保温板之质量风险管控

作者:admin时间:2018-09-20 09:18:00来源:未知

 

岩棉板:岩棉板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
 
  
主要防火特性:
☉具有最高防火等级A1级,能有效防止火势蔓延。
☉尺寸非常稳定,在火灾中不会伸长、收缩或变形。
☉耐高温,熔点高于1000℃。
☉在火灾中不产生烟雾或者燃烧液滴/碎片。
☉在火灾中不会释放有害环境的物质和气体。
施工条件:
外墙外保温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施工环境温度应为5℃~35℃之间,夏季应避免烈日暴晒;在五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雪天不得施工。如施工中突遇降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墙面。
施工流程及要点
一、深化设计
根据基准线控制线进行排版,保证错缝。一般错缝1/2板长,局部错缝不得小于200mm。岩棉板宽度不宜大于1200mm,高度不宜大于600mm。 保温岩棉板每3000mm高度设置固定支托,根据岩棉板厚度选择不等边镀锌角钢支托,支托应与基层墙体牢靠连接且能承受。
基层处理、弹控制线挂基准线为确保岩棉板安装的平整、垂直度符合要求,需要弹控制线与挂基准线。
  (1)基层处理:墙面应清理干净、清洗油渍、清扫浮灰等。墙面松动、风化部分应剔除干净。检查找平层是否符合要求,基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保温施工。 
  (2)弹线控制:根据实际建筑立面设计(或个体工程设计)和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在墙面弹出外门窗水平、垂直控制线及伸缩缝、装饰缝线等。
  (3)挂基准线:在建筑外墙大角(阳角、阴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钢线,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以控制岩棉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注意:所放垂线间距上下保持一致,垂线与墙面的距离为所贴保温层的厚度。 
三 、岩棉板界面处理
在岩棉板的六面涂抹一层厚薄适度的界面剂(厚度约为1mm),这层砂浆的施工必须用不锈钢的平整刮刀用力抹平,使胶浆应能嵌入岩棉板的纤维丝中。待表面处理层稍干后,可以准备布胶粘贴。
检查:经验检查岩棉板切割规范、尺寸符合要求。界面层砂浆包裹岩棉板面层纤维中。 
 :岩棉板布胶
  (1)需网格布翻包处进行网格布预处理:在外墙的细部处理部位,如膨胀缝两侧、门窗孔洞边、女儿墙等部位 岩棉板端口需预粘贴窄幅标准型网格布,在岩棉板翻包预埋部分宽度约100mm。 
  (2)粘贴岩棉时,胶粘剂应涂在岩棉背面,胶粘剂在岩棉板粘贴面上的布胶按照下图可采用点框法布胶,布胶部位宜与锚固件相对应,板边一周涂抹大约 80mm 宽的粘胶剂,中间粘结点的尺寸不小于Φ150mm,岩棉板与基础墙面的实际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岩棉板面积的50﹪,板的侧面不得涂抹或沾有胶粘剂,板间缝隙不得大于1mm,板间高差不得大于1.5mm。宽度小于300mm 的小块岩棉板粘贴时采用满布胶方法。
检查:经验检查布胶规范、均匀,用量保证,岩棉板上布胶粘结状态良好,胶料新鲜。
 
     

五:岩棉板粘贴
  (1)应先在散水坡以上不小于150mm 部位用膨胀螺栓在基层墙体上安装托架,膨胀螺栓的间距应不大于600mm,或托架离散水坡高度应适应建筑结构沉降而不导致外墙外保温系统损坏的要求,并用托架连接片连接。托架之上粘贴岩棉保温板,托架之下即勒脚部位的保温板宜采用高密度聚苯板(大于30kg/m3),其高度为600mm(整板)。 
  (2)岩棉板应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自托架部位开始排板粘贴,托架之下为EPS保温板粘贴),保证连续结合,板缝自然靠紧,相邻板面应平齐,且上下两排岩棉板应竖向错缝板长1/2。达不到时至少确保200mm 宽度错缝。保温板的排列原则:外墙大面积铺板必须水平、同缝,垂直面要错缝排列。
  (3)板与板之间要挤紧,板间缝隙不大于1㎜,板间高差不大于1.5㎜。板间缝隙应用岩棉条填塞,粘结砂浆不允许存在于保温板的缝隙中。
(4)保温板粘贴时应先从阴、阳角和门、窗口方向上施工,即先用大板作好特殊重点部位。一般从墙拐角(阳角)处粘贴,应先排好尺寸,切割岩棉板,使其粘贴时垂直交错互锁连接,确保拐角处顺垂且交错垂直。
 
  
      (5)在粘贴窗框四周的阳角和外墙阳角时,应先弹好基准线,作为控制阳角上下垂直的依据。门窗洞口四角部位的岩棉板应采用整块岩棉板裁成“L”型进行铺贴,不得拼接。接缝距洞口四周距离应不小于200mm。


  
(6)岩棉板在窗口侧边的端口可采用网布预埋翻包,并砂浆抹实,下一道工序抹面增强层施工时大面网布应折边至窗框侧边,保温层与门窗框的接口处缝口用密封胶嵌实。
 
查:岩棉板整体上布局得当、规范、平整度符合要求,无虚贴现象,细部处理良好,符合要求。
六:岩棉板抹灰面界面处理 
  在岩棉板的粘贴施工完成至少24h 后方可进行抹灰面界面处理。 
  在岩棉板的外表面涂抹一层厚薄适度的胶粘剂(外表面处理层),用不锈钢抹刀对整个表面涂刮抹面胶浆,使胶浆应能嵌入岩棉板的纤维丝中,待这道界面晾干后即可进行下一道抹面施工。 
七:第一道抹面并内置玻纤网布 
  (1)待抹灰面界面处理层晾干后即可进行抹面层施工。 
  (2)抹面层施工前应先将玻纤网布按施工面大小裁好,一般将网布长度裁成楼层高度左右的网片,考虑网格布搭接宽度。 
  (3)将制备好的抹面砂浆均匀地涂抹在岩棉板上,注意:确保砂浆与岩棉板粘结良好,或者采用齿型镘刀在上面来回拉涂,分配物料并保证粘结良好,防止空鼓。紧接着将裁剪好的网格布绷紧贴于底层抹面砂浆上,趁湿用抹刀将网布压入砂浆内。
(4)门窗外侧洞口四周的网布以及斜方向加贴的小块网布应在护面层大面施工前用抹面胶浆局部粘贴,门、窗洞口内侧周边与大墙面形成的阳角部分处理:在此处的阳角部分45°各加一层300mm×400mm 网格布进行加强,大面积网格布搭结在门窗洞口周边的网格布上。洞口四周预埋的窄幅网布应翻包,包转宽度150mm,并与墙面的网布搭接。门窗洞口外侧阴角处应用于窗台同宽长为300mm(每边150mm)的标准型网布一层加强。
 
 
(5)对于其他保温端口的岩棉板端头也应用网格布和粘结砂浆 将其翻包住,翻包的网布压入砂浆中,翻包宽度不小于100mm。 
  (6)大面积网格布埋填方式:沿水平方向绷直绷平,并将弯曲的一面朝里,自上而下一圈一圈铺设,用抹刀将网布压入砂浆内,并由中间向上下、左右方向将聚合物砂浆抹平整。网格布上下左右搭接宽度约为100mm,局部搭接处可用聚合物改性砂浆补充原砂浆不足处,不得使网格布皱褶、空鼓。网布不得直接铺设在岩棉板表面,也不得外露,不得干搭接。
  (7)对脚手架与墙体拉结点处理:在洞口四周应留出 100mm 不抹粘结砂浆,岩棉板层也应留出100mm 不抹面层砂浆,待以后对局部进行修整。 
  (8)在阴角处网格布还需从每边双向绕角且相互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阳角部位网格布进行包转,并在第一层网布外设置带网格布护角线条进行增强,线条附带网布应与抹面层的网布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网布的铺设应抹平、找直,并保持阴阳角的方正和垂直度。门窗洞口外墙阳角也应设置带网布护角线条,上沿应设置成品滴水线条,线条所带网格布与大面网布搭接。
  (9)首层墙面第一层玻纤网布采用加强型网布,铺贴时也应采用对接方法,对接部位采用窄幅网布进行左右搭接,搭接宽度为100mm。 
检查:整体抹面良好;耐碱网格布埋入规范,无不良迹象;平整度符合要求;砂浆固化强度良好。 
八:锚栓固定 
      (1)使用电钻进行打孔,钻孔深度应大于锚固深度10mm,将锚栓的塑料圆盘装入孔中,后安装锚栓芯。结构墙体上的孔深应不少于 30mm,保证锚栓的入墙深度;锚栓阳角处第一个钉应离墙角 120~150mm 之间,避损坏构造柱及墙角。安装时,塑料圆盘应紧压内层网布。锚栓的数量及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或质量验收要求。 
(2)锚固件具体布局和数量:按照上述设计确定,每块保温板的中央位置用两个锚栓固定,每处T形接缝设置一个锚栓。

 
      (3)任何面积大于0.1 平方米的单块岩棉板必须加固定件,数量视形状及现场情况而定,对于小于0.1 平方米的单块岩棉板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加固定件。 
     (4)固定件加密:一般在阳角、门窗洞口边缘区、檐口下部加密处理,距离间隔300mm。 
     (5)锚栓安装完成后及时用聚合物砂浆封堵锚栓塑料圆盘及其周边。 
检查:锚固件锚固牢固、稳定;固定件整体布局规范、合理。
九:抹面砂浆批涂及第二层网布填埋  
    (1)网格布上下左右搭接宽度约为100mm,局部搭接处可用聚合物改性砂浆补充原砂浆不足处,不得使网格布皱褶、空鼓。 
    (2)阴阳角处网格布应与带网布护角线条的网布进行搭接,铺设应抹平、找直,并保持阴阳角的方正和垂直度。  
检查:整体面平整,符合要求;厚度符合要求;表面无裂纹;砂浆固化状态良好,网布搭接规范。 
十:细部处理 
(1)外墙变形缝处理 
  基层墙面结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外保温系统应在变形缝处断开,岩棉保温板在此端口部位应粘贴窄幅标准网布进行翻包。缝内设低密度聚乙烯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盖缝板根据缝宽和位置设置金属盖板(一般采用1.2mm 铝合金板或 0.8mm 镀锌钢板),以射钉或螺丝紧固。 如下图所示:



 (2)女儿墙施工 
  女儿墙保温实施双侧保温,其中外侧保温同外墙大面保温,内侧外保温可施工至高度距离屋面完成面不低于300mm。女儿墙顶部应设混凝土压顶或金属板盖板。并向内做出一定的坡度,以利散水。


 (3)门窗洞口 
  门窗洞口在施工保温浆料之前需对窗框与墙体连接部位用发泡聚氨酯或其它封闭物品进行填塞(总包施工),并在表面用水泥砂浆抹出小圆弧状。大面岩棉板粘贴时应在窗口部位端口处采用窄幅网布翻包,翻包网布与大面网布进行搭接。窗洞口侧边与大墙面形成的阳角应采用护角条包角,在大面抹面砂浆批抹施工时,洞口四角处沿 45 度方向一块网格布(300mm*400mm)加强,以防止角部开裂。第二道网格布包角至窗框边。



  (4)勒脚 
  散水坡以上不小于150mm 部位设置金属托架,采用膨胀螺栓间距 600mm 将其固定在墙面上,金属托架以下即勒脚部位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不低于 B1 级的高密度聚苯板,其高度为600mm,金属托架之上粘贴岩棉板。